湖北竹山:用“非遗+”缩小差距,打造文旅融合
作者:365bet亚洲体育日期:2025/10/11 浏览:
京中网讯(湖北日报网)(通讯员张伟、通讯员徐丹)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舟山这座匠心乐园。 10月7日晚,湖北省舟山县桃花源街道女娲广场灯火通明。 2025年度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班演出及颁奖活动在此举行。 3000余名游客和市民驻足观赏,感受传统技艺的文化魅力。这场“静态展览+动态表演”的文化节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缩影,激发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奖项及成果。供图:通讯员
此次活动表彰了12位深耕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传承人,涵盖女娲传说、绿松石雕塑和官渡流行歌曲。宣传片中,工匠们紧紧跟随遗产故事,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底蕴。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。目前,国家、州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个,代表性传承人20余人,涉及领域广泛。从精美的绿松石雕刻饰品,到实用的官渡木椅、家具,再到碗、老月饼等商业美食,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,是传递情感记忆的重要手段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近年来,舟山县始终贯彻“以文化塑造旅游、以旅游弘扬文化”的发展理念,积极探索旅游强国新路径。“非遗+旅游+体育+农业”深度融合。从世运会上的精彩切河,到关多在监控摄像头的舞台上温柔地唱着民歌。从飞云山的绿茶生产技术,带动了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,让茶香走进了千家万户,到北京恭王府皮影表演的壮观。通过一系列生动实践,舟山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实现了从“活”到“俗”的显着转变,从坎涌滚龙为各类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增添色彩。
皮影戏 图片提供:通讯员
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承载者。目前,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舟山的文化标志。也是促进消费的“新引擎”发展文化旅游,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。竹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体验文化根源,让实践者通过传承收获发展红利,让古老文化遗产在与新时代商业模式的冲突中不断复活。
相关文章